2020年执业药师《中药综》新增考点:治则与治法
是否能做到药到病除,除了辨证外,治法是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。2019年的《中药综》教材并没有对治法做详细的介绍,因此许多考生在复习时不太理解治法的相关内容。
2020年《中药综》补全了治法的相关内容,可以使考生对于此部分内容有更充分的理解。
新增内容:
| 汗法 | 辛温解表法 | 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| |
| 辛凉解表法 | 适用于外感风热表证 | ||
| 透疹解表法 | 适用于表邪外束,疹毒内陷,麻疹不透之证 | ||
| 扶正解表法 | 益气解表法 | 适用于气虚外感表证 | |
| 养血解表法 | 适用于血虛外感表证 | ||
| 滋阴解表法 | 适用于阴虚外感表证 | ||
| 助阳解表法 | 适用于阳虚外感表证 | ||
| 吐法 | 峻吐法 | 适用于体壮邪实,痰食停蓄在咽喉、胸膈、胃脘的病证 | |
| 痰涎壅滞胸中 | |||
| 宿食内停上脘 | |||
| 中风实证之闭证 | |||
| 癲痫发作,症见痰浊壅塞 | |||
| 误食毒物,尚在胃脘等 | |||
| 缓吐法 | 适用于虚证催吐 | ||
| 下法 | 寒下法 | 适用于热结便秘证 | |
| 温下法 | 适用于寒积便秘证 | ||
| 润下法 | 适用于血虚津枯、肠燥便秘证 | ||
| 泻下逐水法 | 适用于水饮邪热塑实、形气俱实之胸腹水肿 | ||
| 攻补兼施法 | 适用于里实积滞、邪实正虚之便秘证 | ||
| 里实热结、津液损伤者 | |||
| 寒实内结、气虚阳衰者 | |||
| 和法 | 和解少阳法 | 适用于邪犯少阳之证 | |
| 调和肝脾法 | 适用肝气郁结,横犯脾胃,或脾虚不运,肝失疏泄,肝脾不和之证 | ||
| 调和肠胃法 | 适用于肠胃不和证 | ||
| 温法 | 温中祛寒法 | 适用于中焦虚寒证 | |
| 回阳救逆法 | 适用于阳气衰微、阴寒内盛之证 | ||
| 温经散寒法 | 适用于寒滞经脉之证 | ||
| 清法 | 清热泻火法 | 适用于气分实热证 | |
| 清热凉血法 | 适用于热入营血证 | ||
| 清热燥湿法 | 适用于湿热内蕴之证 | ||
| 清热解毒法 | 适用于热毒壅盛之证 | ||
| 清虚热法 | 适用于阴虚发热证 | ||
| 消法 | 消食导滞法 | 适用于食积停滞证 | |
| 消痞散积法 | 适用于气滞血瘀痰凝等所致的瘢积痞块证 | ||
| 软坚散结法 | 适用于痰浊瘀血等结聚有形的瘰疬、瘿瘤、癥瘕、久疟等 | ||
| 补法 | 补气法 | 适用于气虚证 | |
| 补血法 | 适用于血虚证 | ||
| 补阴法 | 适用于阴虚证 | ||
| 补阳法 | 适用于阳虚证 | ||